發表文章

【第八道咕嚕咪:聲音的路,謝謝有你同行】

  親愛的你:           今天好嗎?今天想跟大家聊聊Poscast這件事。你有沒有想過,Podcast除了陪伴通勤或跑步,其實也能走進教學與生活?           昨天早上,我跑完10公里的路跑,心裡閃過一個念頭:只要不停下腳步,就一定能抵達終點。這不只是一場路跑的體悟,也是我在Podcast裡的收穫。           在教學裡,我看見Podcast的可能性。它讓我自己跟學生有一個「聲音舞台」,能透過錄音練習表達、練習傾聽,也能在回放時發現自己的語調、情緒與用詞。這樣的歷程,不只是說話技巧的鍛鍊,更是一種說話覺察的養成。因為錄下來的聲音,會成為一種信心的證明,讓自己相信「原來我可以說得更好」。           在研究上,Podcast是一面鏡子。它不僅能幫助我和學生追蹤學習歷程,也能記錄說話修正的過程。當我們反覆聽見自己的聲音,從「怎麼說」到「為什麼要這樣說」,就會開始調整、嘗試,甚至找到屬於自己的節奏。就像跑步一樣,每一次的呼吸、每一次的步伐,都是進步的痕跡。           最後,Podcast更像是一座橋,把教學經驗和教育資源帶到更多角落。它能跨越時空,把課堂故事分享給老師、把學習方法帶給學生,也能陪伴路上的跑者。服務的意義,就是讓聲音不只停留在我們的耳朵,而是成為更多人前進的力量。所以我要謝謝你,願意在這條聲音的路上和我同行。           Podcast對我來說,早已不只是聲音紀錄。它悄悄串連了我的教學、研究與服務,也串連了我和你們的距離。所以,如果你心裡也有一個小小的聲音想被聽見,不要猶豫。就像我的座右銘:錄,就對了。 小金姐姐 ——— 謝謝你走進來,願我的文字,成為你日常裡的一點小溫暖。 【延伸閱讀】 小金姐姐聊天室Podcast

【第七道咕嚕咪:聲音與文字的二十年旅程】

親愛的你:           在你讀到這封信的時刻,請先準備一杯你喜歡的飲料,或者放一首輕柔的音樂。今天,小金姐姐想和你聊聊自己這一路的來去,以及2025年一個新的回歸。

【第六道咕嚕咪:慢慢走,其實更快到】

  親愛的你:           你發現到了嗎?有時候越急反而越慢,而慢下來又能更快完成事情?最近我在切換工作和生活的開關時,就深刻體會到這件事。早上把論文投出去後,我立刻轉身追那部之前沒看完的劇。規則很簡單:論文一天只寫兩小時,追劇一天只看一集。不多也不少,剛剛好。

【第五道咕嚕咪:社群媒體小屋】

親愛的你:           你喜歡在社群上停留嗎?像是 FB、Blog、IG、Podcast、Threads等等,你是怎麼運用的呢? 如果把社群媒體想像成一間小屋,每一個平台都是裡面不同的房間,你會想先走進哪一間呢?你常待在哪一間呢?今天,就讓小金姐姐帶你慢慢逛逛我的小屋,看看每個角落有些什麼故事。

【小金姐姐的咕嚕咪|總菜單介紹】

親愛的你:           歡迎來到【小金姐姐的咕嚕咪 】。在第一封信中已經告訴大家了,「咕嚕咪」的靈感來自日文「グルメ料理(gourmet food)」,就是「美食」的意思。這裡的每一篇文章,都像一道用心準備的料理,帶著不同的味道,等你慢慢品嚐。

【第四道咕嚕咪:教學就像一場旅行】

親愛的你:         早安、午安、晚安,不論你何時讀到這封信,請先替自己準備一杯喜歡的飲料,讓心安靜下來。今天,小金姐姐想和你聊聊「教學」,但我不打算用嚴肅的理論來談,而是想邀請你一起來想像: 教學,其實就像一場旅行 。

【第三道咕嚕咪:論文字能力的珍貴】

給親愛的你:  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感覺呢?明明AI幫忙生成了一個作品,卻覺得「哇!好快,但好像不是我想要的耶!」不論是圖片、漫畫、文章,或是一個小小的故事,或許產出了作品(若是可以成為作品的話),但好像缺少了心裡想要表達的某個細節。